江西青馬宣講團(江西財經大學團隊)培育鄉村“紅領巾”宣講員
來源:社科規劃辦 發布日期:2023-07-20 15:07
7月10日至16日,在永豐鎮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江西青馬宣講團(江西財經大學團隊)聯合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實事求是”社會實踐服務隊,在興國縣大江村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期間,團隊依托當地的“四點半學堂”和“雛鷹豐翼孵化計劃”開展“紅領巾”宣講員培育活動,讓鄉村中小學生從宣講活動的默默傾聽者轉變為深度參與者、主動學習者和積極踐行者。
團隊在大江村進行走訪調研,了解到村內的大部分兒童的父母都外出前往深圳等地務工。團隊決定依托大江村的“四點半學堂”項目,在大江小學開展義務支教和宣講活動,經走訪留守兒童家庭和宣傳動員,共有40余名中小學生報名參與。
團隊積極探索德智體美勞“五育”支教課堂,以“一育一特色”為理念,開發相關課程。團隊成員發揮宣講優勢,宣講《等著我的“望夫石”》等紅色故事、播放《舉起手來》等紅色電影,并通過互動問答、交流分享等形式激發中小學生對興國本土紅色文化的濃厚興趣和深刻理解。
團隊依托當地“雛鷹豐翼孵化計劃”,在支教和宣講過程中,挖掘和培養了四位有基礎、感興趣、愿參與的“紅領巾”宣講員。經過培訓指導,四位“紅領巾”宣講員分別面向在場的大中小學生宣講了永豐鎮開國少將馬澤迎、楊卓、陳坊仁和謝國儀的故事。團隊把“紅領巾”宣講員的首次宣講拍攝成短視頻并在線發布,讓更多人聆聽到到生長在興國這片紅色土地的青少年正用青春傳唱著屬于革命先烈的紅色贊歌。
下一步,團隊將與永豐鎮人民政府和大江村村兩委深度對接,推動“紅領巾”宣講員培育常態化、系統化、長效化,通過讓身邊人講身邊事,提升宣講育人效果,帶動更多“同齡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編輯:洪冰)
7月10日至16日,在永豐鎮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江西青馬宣講團(江西財經大學團隊)聯合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實事求是”社會實踐服務隊,在興國縣大江村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期間,團隊依托當地的“四點半學堂”和“雛鷹豐翼孵化計劃”開展“紅領巾”宣講員培育活動,讓鄉村中小學生從宣講活動的默默傾聽者轉變為深度參與者、主動學習者和積極踐行者。

團隊在大江村進行走訪調研,了解到村內的大部分兒童的父母都外出前往深圳等地務工。團隊決定依托大江村的“四點半學堂”項目,在大江小學開展義務支教和宣講活動,經走訪留守兒童家庭和宣傳動員,共有40余名中小學生報名參與。

團隊積極探索德智體美勞“五育”支教課堂,以“一育一特色”為理念,開發相關課程。團隊成員發揮宣講優勢,宣講《等著我的“望夫石”》等紅色故事、播放《舉起手來》等紅色電影,并通過互動問答、交流分享等形式激發中小學生對興國本土紅色文化的濃厚興趣和深刻理解。

團隊依托當地“雛鷹豐翼孵化計劃”,在支教和宣講過程中,挖掘和培養了四位有基礎、感興趣、愿參與的“紅領巾”宣講員。經過培訓指導,四位“紅領巾”宣講員分別面向在場的大中小學生宣講了永豐鎮開國少將馬澤迎、楊卓、陳坊仁和謝國儀的故事。團隊把“紅領巾”宣講員的首次宣講拍攝成短視頻并在線發布,讓更多人聆聽到到生長在興國這片紅色土地的青少年正用青春傳唱著屬于革命先烈的紅色贊歌。

下一步,團隊將與永豐鎮人民政府和大江村村兩委深度對接,推動“紅領巾”宣講員培育常態化、系統化、長效化,通過讓身邊人講身邊事,提升宣講育人效果,帶動更多“同齡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